出院,才是生活质变的开始

2019-6-4 07:39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612| 评论: 0



出院


5月23日出院,我坐着轮椅被护工推到医院大门口,8天了,第一次有阳光照在身上,滚烫滚烫的,感觉自己终于回到了现实世界。


我已经臭得发酵了。从5月16日住院到23日出院,经历手术以及17日北京最闷热的日子,这期间除解了3次大手,再没下过床,当然也不能洗澡。


就这样,我臭烘烘地回来了!满脸胡须。


躺在自家床上,就深切反衬出住院病房的嘈杂,才发觉神经是如此疲惫。整个人中气不足,喘不够气,我甚至去淘宝搜了搜能补气的人参茶。当天晚上8点倒头就睡,这些日子里的第一次酣睡,无梦无醒,家的味道真好!



尿壶


人最无力的时刻是,家人上班途中还不忘微信提醒你,切记别把尿壶趟洒了…


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,躺在家中床上,修补缝合完跟腱的右脚尽量垫高,保证伤口不被压破受力。小便尽量用尿壶,大便就拄拐下床。


卤蛋很关注我的尿壶,第一天回家的时候,他每隔2-3个小时就会问我:“爸爸,你尿尿了没?”也许是因为在住院期间,他来看我时,我给他展示过躺着撒尿的绝技,让他觉得特别神奇。


总之,后来每天早晨卤蛋都主动给我倒尿和涮壶,我很开心,可能这就是做家长的乐趣之一吧。


屁股


直到现在,我的屁股的上半部分都还是麻木的,毫无知觉。骨伤科医院的病床都硬,在住院的那段日子里,每天就是先左侧着躺,什么时候左半边屁股麻木了,就换右侧躺,尽量不平躺,因为不仅会导致两边都麻,而且尾椎骨还疼!


6号床68岁的于大爷做的是换股骨头的手术,术后几天他总哼唧屁股疼,这时候我一般都会怼他说:“大爷,您就知足吧,你下面还铺着自家带的小褥子呐,大家屁股都疼,您忍忍!”


住到后来,我成了病房里年纪最轻的人。出院后我想,就是什么病都没有的人,让他(她)大夏天在医院病床上生生躺半个月,魂儿应该也没了一半了,能不后背生疮就是万幸。所以,为了自己的屁股着想,今后也要爱惜身体。


拐杖


现实总是给“想当然”一记响亮的耳光。


我曾经以为拄拐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,就像我从没考虑过跳大绳也能跳断跟腱一样。


丰盛医院对面的医疗器械商店就有拐杖,或卖或租,生意非常好,能租的都没了,120元买了对全新的。看了眼京东,价格是90元,但听同病房的室友说,京东卖的与地面接触部分是弹簧,感觉不好,不如实体店的橡胶皮垫踏实。


撕开拐杖的塑料包装,一股浓烈的刺鼻塑料味儿扑面袭来,用了一周多也没有完全散去。这两天两臂腋窝处有些痒,可能是有些过敏。而且双手一直爆皮,可能是被这破橡胶烧的。


总之,拐杖这东西,对绝大部分人来说,就是一次性用品,没人会较真儿它的品质,都是想尽快摆脱罢了。


尽管全身的受力点集中在双拐和左脚上,但悬空的右脚仍然是非常疼,整个小腿肚子都在疼,也许是里面的大筋在作祟。所以,目前我的最好成绩是持续拄拐2-3分钟,就到忍耐极限了。


其实我现在也都没弄明白,关于拄拐的力道分配问题。是把全身重量都压在腋窝处呢,还是没受伤的左脚也要负担1/3的体重呢?其实,作为一个右脚跟腱断裂的病人来说,康复期最大的心理负担是,就剩一只左脚了,它承压整个体重,别也断了,那我就彻底歇菜坐轮椅了。


所以自从意识到这个危险因素后,我就愈发地小心翼翼,甚至疑神疑鬼担心着自己的左脚。


这就是创伤给人造成的心里阴影。


至少目前,我不得不真正成为了一个“独立”行走的人。



现实


每天困于方寸之间,以前熟悉的风雨雾霾一下子变得与我无关了。


这样的日子甚至要持续几个月。心里冒出一句:“大道如青天,我独不得出。”


目前,现实不太美好。以前习以为常的动作,现在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而实际上更多事情是做不来的。


出院当天,身体比较虚,拄着拐杖在家里都东倒西歪,各种乱撞,让人徒生挫败感。


第二天一早,蛋妈和孩子都走了,我起床,却发现拐杖离我有2米远,我是单脚一点点儿蹭着、双手把着门框挪过去拿得拐杖,竟然就出了一身汗。果真,不仅是我自己,蛋妈也没有适应目前家里有个拄拐人的存在。


最初设想的一边拄着拐,一边做饭炒菜的美好场景完全无法变现。因为单脚无法长时间支撑,而且双手拄拐也无法腾出手做其他事情。


去拿个苹果,最后是双手拄拐却用嘴叼着回来的,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猴子和刺猬的身影,动物的本能开始在自己身上体现。偶尔吃个橙子,我就把它塞在拐杖的缝隙里。


我也想过,能不能双手着地、伤脚上翘,在家里三肢爬行,有点模仿蝎子,还能锻炼身体,事实证明也是我想多了。


今天跟单位提交了工伤申请,事无巨细,将近2000字,都没去百度上找范文,硬是在手机里一个拼音一个拼音敲出来的,耗神无数。


前几日,年近80岁的老母亲打来电话,感慨自己年纪大了,也不能过来照顾我。听了之后,我有些难过,这个年纪了,还让老父亲,老母亲担心,心下愧疚。


(完)


2019年5月24日

于北京

最新评论

返回顶部